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

北京杂协2014年工作报告  

[关闭本页]
作者:北京杂协
发布时间:2014-08-13

北京杂技家协会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北京市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广大艺术家和杂技工作者、尤其是团体会员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协会主席团、理事会、驻会工作人员及广大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协会积极围绕文联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突出“出精品、推新人、造品牌、聚人气”的工作思路,制订优化合理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和临时性任务,为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 协会重要活动

(一)凝聚力量、协调合作,利用协会资源优势,举办“杂技新人新作展演”活动和“华北五省区市杂技新人新作展演”活动。

作为全国杂技艺术协会中的佼佼者,协会从年初立项后一直着手策划、协调、筹备并成功举办“杂技新人新作展演”“华北五省区市杂技新人新作展演活动。

此次展演活动,历经3年的精心酝酿,1年的精心打磨,3个月的紧张筹备,来自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杂技团、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北京国际艺术学校、天津市杂技艺术有限公司、河北省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吴桥杂技大世界、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沧州杂技团、山西省太原歌舞杂技团、高校魔术联盟等五省区市的近20家专业院团、民营院团及20多位体制外演员200余人参加了本届展演。40个精心选送的杂技、魔术、滑稽节目,展示了2008年以来的6年来,华北五省区市杂技(魔术)在创编、表演上的最新成就。

展演活动分为开幕式暨精品节目展演、杂技新人新作、魔术新人新作,文艺志愿者走基层惠民演出、闭幕式暨优秀作品展演等6台异彩纷呈、绚丽华美的系列专场演出及1场主题为“杂技的综合呈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的理论研讨会,力图推动杂技本体技巧的颠覆创新、技艺装置的研发创新、编排包装的融合创新及杂技理论发展的学术创新。

此次展演活动,受到全国杂技界的瞩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腾讯、千龙、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做专题专版,其中部分新创作节目被推荐参加俄罗斯、西班牙马戏节,对我会的品牌打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找准重点,明确思路,以保护传统艺术、普及杂技魔术文化为己任,举办专题研讨会和专场演出。

1.为推进传统魔术的整体申遗, 同时结合昌平区“打造魔术之都、创新文化品牌”的目标,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对魔术艺术进行发展创新,协会于7月中旬组织部分魔术非遗传承人和资深魔术艺术家赴昌平,与昌平区文委、教委共同举办了题为“传统魔术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研讨会。就促进传统魔术的整体申遗保护、昌平魔术品牌的打造强化、魔术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此后,协会分别于9月、10月,指导协助昌平举办“中国北京亚洲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中国风云会(中国区预选赛)并颁奖,与昌平区共同举办“2013·中国北京亚洲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

2.承办由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杂技魔术非遗专场演出活动。整场演出由国家级、北京市级、各区级非遗项目《口技》、《天桥中幡》、《空竹》、《古彩戏法》、《赛活驴》、《仙人摘豆》等10个节目组成,展示了首都传统杂技魔术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演员队伍状况,博得观众高度关注的同时,对保护、继承和发展创新传统杂技魔术艺术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积极吸纳体制外及非京籍会员参与到协会工作中,正确引导、注重培养,提供更多的演出、交流机会,并在协会支持下,成立了“北京魔术师俱乐部昌平分会”。

此外,协会还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派队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戏法交流大会”;工作人员参加2013年度 “西城区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会”、“西城区非遗项目保护培训会”,参与完成《北京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相关部分的编写工作等。

(三)促进人才培养,拓宽视野,组织人员赴青海、重庆、石家庄等地交流学习观摩,参加比赛。

为了创造更多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取长补短的机会,提高首都杂技水平,使杂技更好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协会组织部分理事和艺术家分别赴青海、重庆、石家庄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与兄弟省市杂技家协会的交流研讨活动,观看当地极具特色的舞台艺术表演,从中学习先进创作理念;并且组织会员赴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第十四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国内外重大赛场进行比赛及观摩学习,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杂技(魔术)表演风格特点形式,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创作水平。在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中,中国杂技团的《协奏·黑白狂想——男子技巧》获金奖第一名,北京杂技团的《中国芭比——集体空竹》获银奖。

此外,协会还组织部分理事、会员观摩了黑龙江省杂技团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上演的大型冰上杂技舞蹈秀《惊美图》;赴吉林参加“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杂技家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更增强了对杂技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四)召开北京杂协四届四次主席团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2013年度新春茶话会。

2013年初,召开北京杂协四届四次主席团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2013年度新春茶话会。秘书长做2012年度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杂技家协会2013年工作思路》。理事会前召开的北京杂协四届主席团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杂技家协会2012年工作报告》、《北京杂技家协会2013年工作思路》和四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议程。同时,协会在春节前后还开展了杂技界“送温暖”慰问活动,走访看望了部分老艺术家、协会顾问及艺术指导等。

二、配合文联中心工作,协会完成其他工作

(一)热烈响应市文联号召,积极参加由市文联举办的首都艺术家赴西藏、内蒙、新疆等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活动。协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克服困难、积极协商、精心挑选节目,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获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奖的杂技节目《俏花旦-集体空竹》、《邀月弄影-对手顶》、铁路杂技团的《双人拍球》、魔术师李学义、尹浩、口技表演者方浩然,变脸演员张奇……先后参加多地多场演出。中杂总经理张红、协会秘书长也随团奔赴西藏、新疆,保证演出顺利进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宣传“中国梦”的要求,下基层举办5场“让艺术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首都艺术家走基层系列演出”演出活动,先后赴大华天坛服装有限公司、卢沟桥街道、昌平康陵村、金融街街道和北京二中亦庄学校。系列演出打破艺术门类界别,结合基层单位受众群体特点,以杂技(魔术)、滑稽演出为主、曲艺、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为辅,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中国梦”,基层单位反响热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完成北京杂协出席北京市文联第八次文代会代表报送、理事代表建议人选推荐工作。参与第八次文代会文件起草及荣誉证书的制作等相关工作。

(四)积极参加或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配合文联人事部门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市优秀中青年编剧导演研修班、青年文艺人才研修班、非遗传承人参加“传承人研修班”培训及演出活动。同时,协会秘书长参加北京市处级公务员脱产培训学习;秘书长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全国省级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研修班;协会工作人员参加市公务员初任培训。

(五)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协会全体人员参与“全国组联工作会”、“中国名家画北京”、“北京艺展会”、“区县(局)、产(行)业文联优秀原创节目展演”等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杂技(魔术)艺术与其他艺术存在较大差别,协会主要依靠团体会员开展工作,群众基础相对薄弱,需加强、加大与体制外个体杂技工作者以及非京籍杂技工作者的联系与扶持力度。

(二)纵观协会工作,计划性还有待加强。“新人新作展演”活动及“华北五省区市杂技新人新作展演”活动虽然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但由于主要团体会员杂技节目档期及资金未能如期到位等因素,活动未能如期完成,根据具体情况,推迟至2014年3月举行。


 

 

北京杂技家协会2014年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协会在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在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市委和文联的中心工作,联系北京杂技界和协会的实际,进一步推动首都杂技事业向新的目标迈进。协会主要工作原则是实事求是力保质量务求实效,主要工作基本构想如下:

  • 举办“首都第二届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

“首都第二届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是在2012年成功举办“首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的基础上举办的协会重点活动。协会将充分发挥首都文化示范作用,把活动重点放在扶持魔术新秀、普及魔术文化,强力打造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的品牌,使之成为杂协的品牌、文联的品牌和首都文艺事业的品牌。

鉴于2014年魔术赛事不断的实际,交流大会拟于2015年年初举办。计划举办“走基层”惠民演出和公益性演出,主要以京津冀与江浙沪的南北地区大学生魔术师对抗赛为主,推广普及青少年魔术为辅的系列活动。此外,为了推动杂技理论的发展,还将举办就传统戏法的传承和魔术发展现状进行研讨的专家交流座谈会,继续推动杂技的整体申遗工作。同时,协会还将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大学生节目,组织、推荐参加全国魔术比赛等(中杂协主办)。

二、举办“杂技梦·中国梦·金小丑的梦”大型活动

协会拟于将2014年9月开始举办“杂技梦·中国梦·金小丑的梦”金奖杂技展演。此次展演是首都杂技行业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次成果汇报、是10年来首都乃至全国杂技(魔术)艺术在国内外重要赛场上囊获优异成绩的一次综合展示,是杂技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现实版。主要内容包括:1.举办三场汇演活动,2. 举办三场公益性走基层惠民演出,3.举办两场座谈会,4.电视专辑片制作,5.编辑制作保护传统节目纪念册。

三、利用协会资源,关注杂技院团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机遇与困难,加强对杂技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

借助昌平区打造魔术之都的良好势头,积极与其合作,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扩大我会影响,推动首都魔术艺术的进一步发展;2014年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协会将在组织专家广泛调研全国范围体制内、外杂技(魔术)院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杂技产业发展的趋势,探索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手段,探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方法,形成理论思考,用于指导协会工作;发挥协会资源优势,扶植帮助北京杂技团等院团进行节目重组再创作、积极尝试市场运作,顺利度过改企难关;配合文联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加强体制外(含非京籍)及民营院团的杂技(魔术)人才的扶持培养。

四、围绕文联中心工作,协调配合开展各类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

配合文联中心工作,精选优秀杂技、魔术节目赴台湾、西藏、内蒙、新疆等地慰问演出;配合文联第二届剧集本征集、评选、推介、刊载等系列活动,组织征集艺术性、创作性、可操作性强的杂技(魔术)剧本,并向相关院团进行推介;配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及中国杂协“金菊奖”理论奖的评选活动,征集推荐杂技(魔术)类理论评论文章;配合市文联招募文艺志愿者活动,招募杂技(魔术)专业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普及杂技(魔术)文化的力度,创造机会为杂技爱好者与专业演员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使爱好者能够步入逐渐成长为专业人士,扩大并尽可能提高专业队伍的数量和水平,提高欣赏杂技(魔术)艺术的能力。

联系电话:(010)66047932 电子邮箱:beijingzaxie@aliyun.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我要啦免费统计 站长统计
Baidu
map